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资讯网!

首页

许昌市严把“七个关口”扎实推进基层防灾项目建设

时间:2024-11-26 来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为扎实推进许昌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确保把项目建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许昌市周密筹划部署,突出重点环节,严把时间节点,全流程监督管理,重点在严把“七个关口”上下功夫。

  一是严把基层需求上报关。紧紧围绕许昌主要面临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事故灾难等风险实际,在充分调查摸清基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本着补齐短板、急需实用、履行节约的原则,结合应急管理部下达的装备选配指导目录,指导1支市级队伍和6个县级队伍和103个乡级队伍上报了共计5776台(套)装备采购需求,总投资9528万元,并认真编制了项目可研报告。

  二是严把资产购置审批关。项目建设获批后,为确保切实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装备,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建设单位专门了成立市场调研小组,集中利用2个月的时间,重点围绕拟采购装备性能参数、知名生产厂家、市场报价等情况,采取到生产企业考察、网上公开征集等方式,认真对拟采购装备开展了市场调研,为高质量编制采购计划、固定资产购置审批和招标文件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与市县财政部门对接,及时为新采购特种车辆装备增加了编制。

  三是严把配套资金落实关。针对当前地方各级财政较为困难,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市应急管理局提前预判,强化沟通协调,年初以市减灾委名义向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发送了《关于加快落实基层防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市政府周交办重点事项,定期调度通报各县(市、区)落实情况,效果比较明显。截至目前,项目建设所需的285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已全部按要求打入市应急局指定账户,为后期项目资金顺利足额支付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严把招标投标评标关。为便于招标投标工作顺利实施,整个项目按照采购装备种类、数量共分三批次10个标段组织实施,截至9月中旬,项目招投标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并按规定及时向中标公司支付了合同金额40%的预付款,国债支付率达:46.67%。其中,第一批次6个标段和第二批次3个标段委托市政府采购服务中心采取公告招标方式,统一组织实施;第三批次1个标段因采购内容涉密,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按照政府涉密采购程序进行了邀标评标。市应急局和纪检部门对整个项目的招标、投标、评标及质疑处理等做到了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公平、公正、公开,未出现影响采购进程的质疑和投诉。

  五是严把采购货物验收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会专题研究项目验收方案,成立了7人组成的项目小组,并进行了专题培训;采取到货一批、验收一批的方式,对照招投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约定,逐一对所供货物品牌型号、技术参数、数量、生产厂家、安全标准、伴随服务等内容进行了验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供货商进行整改或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已顺利完成8个标段的验收工作。

  六是严把装备使用培训关。为确保项目所采购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11月10日至11月15日,市应急局统一组织各级队伍骨干开展了装备专题集中培训,由各供应商指派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装备性能特点和操作难易程度,灵活采取理论授课介绍、现场讲解示范、分组展开练习、逐一考评验收等方式具体授课,有效达成了参训人员对新配备装备“一熟悉、四会”(熟悉装备性能,会操作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的培训效果。

  七是严把廉洁纪律关。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完善内部监督管控机制,坚持全流程监管,提前吃透项目建设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程序规范合规和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等各项手续齐全。同时,将防治腐败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紧盯招标投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主动邀请驻局纪检人员现场监督,做到及早识别风险,及早防患于未然,确保要把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原文链接:http://yjglt.henan.gov.cn/2024/11-25/30902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生产资讯网 zix.aqs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